一、病因诊断
(一)泌尿系本身的
1.感染 如膀胱炎、肾盂肾炎、尿道炎、急性前列腺炎、急慢性肾炎、肾结核等可直接损害泌尿器官引起血尿。
2.肿瘤 肾血管瘤、膀胱良性乳头状瘤、息肉、肾癌、肾盂癌、前列腺癌等。
3.泌尿系结石 肾、输尿管、膀胱结石可引起机械性损伤造成血尿,但往往伴随有相应部位的钝痛、绞痛和放射性疼痛。
4.各种原因造成的泌尿系损伤、梗阻,或其他原因如先天性多囊肾、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、膀胱异物、物理或化学物品、药品造成的损害、剧烈运动均可引起血尿。
(二)全身性疾病
1.血液系统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过敏性紫癜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、血友病、恶组、溶血性-尿毒症综合征、血红蛋白病等。
2.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结节性多动脉炎、痛风、皮肌炎、硬皮病、风湿性肾炎及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。
3.其他感染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、流行性出血热、猩红热、丝虫病等。
4.心血管及内分泌代谢疾病 性肾病、心功能衰竭、糖尿病肾病、甲状旁腺亢进症等。
(三)尿路邻近器官疾病盆腔炎,急性阑尾炎,输卵管炎,直肠、结肠癌,宫颈及卵巢恶性肿瘤。
二、定位诊断
1.初始血尿 排尿开始就有血尿,以后尿液清晰。常提示前尿道(球部和阴茎)的病变。该部位的异物、炎症、肿瘤、息肉、肉阜、结石和狭窄均可造成初始血尿。
2.终未血尿 排尿结束前的尿液中有血或排尿结束后仍有血液从尿道口滴出。提示膀胱颈部、膀胱三角区、后尿道或前列腺病变。
3.全程血尿 整个排尿过程中均有血。提示病变发生在膀胱颈部以上的泌尿道,可分为肾小球性血尿;非肾小球性血尿,如肾小管-间质病变、肾盂肾炎、肾脏的结石、结核、肿瘤,以及其他少见的多囊肾、左肾静脉高压症、腰痛-血尿综合征等。
三、血尿的诊断步骤
(一)首先确认是否存在真性血尿。
1.假性血尿如月经、痔出血等。
2.红颜色尿某些食物或引起的红色尿。
3.排除血红蛋白尿、肌红蛋白尿。
(二)排除引起血尿假阴性的因素。在酸性和低渗环境中,红细胞极易溶解,如尿比重在1.007以下时,红细胞的溶解度为100%,这样即使存在血尿,显微镜下可找不到或很少有红细胞,所以同时作镜检和隐血试验,血尿将无一遗漏。
四、辅助检查
(一)运用位相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作尿变形红细胞测定。如尿中红细胞数3.0x l06-- 8.0x l06/L,变形红细胞>80%以上,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。如尿中红细胞数>8.0x l06/L,变形红细胞20%以下,常提示为非肾小球性血尿。如尿中变形红细胞和正常形态红细胞数目基本相等,常提示肾小球损害的同时合并肾小球部位以下的泌尿系损害。
(二)血免疫球蛋自异常、血清补体异常、尿FDP阳性有利肾小球血尿的诊断。
(三)KUB检查、膀胱镜、逆行尿路造影、静脉肾盂造影、尿培养以及CT检查有助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鉴别。
五、救护措施
(1) 卧床休息,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。
(2) 大量饮水,减少尿中盐类结晶,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。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。
(3) 应用止血药物,如安络血、止血敏、维生素K,还可合用维生素C。
(4) 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,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。
(5)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,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,如氟哌酸、呋喃嘧啶、氨苄青霉素、青霉素、灭滴灵等药。
(6) 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,可口服颠茄片、654-2、阿托品以解痉止痛。
(7) 血尿病因复杂,有的病情很严重,应尽早去检查确诊,进行彻底治疗。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,以达到根治的目的。